前言:
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源泉,“致敬教师,为未来喝彩”,这已成为当代的共识。然而,教师这一职业相较于过去,在竞争之中逐渐显得“高高在上”。甚至已经达到了“教师招聘都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这样的程度。那么,是不是只有读师范研究生才能成为一名老师,是不是教师招聘门槛越来越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研究生=招聘教师的硬性要求?
1、就业面临困境
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困局,已经是社会上无法回避的话题。在求职市场中,“研究生”这个标签明显具有优势。企业在筛选简历中,常常会首选研究生学历甚至名校毕业生,而非本科出身双非院校的学生。无疑,许多本科毕业生感到挫败,求职形势比较严峻。
2、福利待遇相较差
事实上,在这个时代,求稳之道,体制内的稳定收入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公务员招聘在竞争日益激烈之时,通过国公事业单位招聘的独木桥变得越来越窄。研究生选择考公的优势体现在上岸几率高,且享受副科级别的待遇。但是,如果被视作“黑天鹅”的“公务员降薪”,可能会使研究生的选择进一步受到影响。
读师范的好处
1、免费师范生政策
政策利于这部分学生的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免费师范生政策规定,免费师范生在提前批次录取,师范生四年在校学习期间免缴学费和住宿费,领取生活费补助。入学前需要与学校和生源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一定年限。新编制下的“招、聘、管、培”“四统一”,更为师范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市场。
2、招聘教师岗位的重要条件
目前一二线城市公办中小学招聘教师,除了教师资格证的要求外,还要求必须是在师范类院校读书或者是学习相关的专业才能报考岗位。因此,师范大学永远是最好的“师范”标签和认可。而在课程设置上,师范大学会有师范特色,致力于培养“为人师表”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在校园文化和管理上,也会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社会现象
快速发展的社会,招工难问题逐渐突现,不少行业面临着“人才荒”的困境。而教育行业一直都是对应的行业之一,无论在学科老师,还是综合老师方面,这一问题仍然存在。与此同时,年高校毕业人数再走新高,但就业形势却依旧复杂严峻。教育部在近期印发了《关于做好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公布了多项促进就业的政策。其中包括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作用,开展民营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专项行动;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健全就业帮扶机制;取消就业报到证等。
结语:
在区别于以往的时代,考研、读师范、就业选择等这些问题,都显示了职业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难以预测教育行业的未来,但是希望教师们能够更多地实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把握机遇,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通过自己努力不断提高自己,成为未来社会建设者和文化传播者。
#AI共创计划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