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研究生戏称自己的导师是“老板”,而把自己统称为“打工人”。
“加油打工人!”
这一句看似富有正能量的打气话,实则透漏出研究生的无奈。
没有归属感,因为实验室不是家庭,导师不是亲人;
没有安全感,因为你也无法确定自己能否按时毕业,能否拿到学位;
没有方向感,因为即使研究生毕业了,就保证有工作?有高收入的体面工作?无数硕士博士去送外卖、应聘街道办事员……
不仅如此,当下的研究生,还常常觉得心累、疲惫。
脑海中产生过无数次想要退学的念头,但又克制住无数次想要退学的冲动,却又害怕失去工作找不到工作。
“读研就像旧时代的婚姻,明明过的不幸福,却还要长相思守!”
这便是现在很多研究生的现状。
身边有很多喊累的研究生,他们的故事其实大同小异。
01研究生真正的累,是心累!
对这一段经历,我体会更深:
第一,研究生真正的累,是心累,不是身体累;
第二,让研究生累的源头,不在别人,而在自己;
第三,把重心放在事上一定累,把重心放在人上就不累了。
为什么把重心放在“事”上会累呢?
因为你如果只看见实验室的“事”,没看见科研团队的“人”,其实你只是在用脑,而没有用心。
用脑用得好,你会越来越能干,陷入“能者多劳”的情境,结果就是,导师越来越“器重”你,越来越离不开你,也就越来越不会轻易放你走。因此更多的科研项目必须由你来承担,你当然就越来越忙。
忙不一定累,但是很多研究生的忙,是用脑多于用心,因此只在外围打转,科研项目或许有进展,但你的生命都无滋润、无成长,所以心一定累。
为什么把重心放在“人”上就不累了呢?
把重心放在“人”上,或许也可能忙,却绝不会累。
如果一位导师能够把心放在“人”上,必能带动所有研究生都把心放在人上,那么科研团队有了“灵魂”,但事实上,这样的导师不能说没有,只是说目前遇到的太少。
很多导师只是看到了自己所执迷于“事”——项目、课题、论文、帽子、资金,但却卡住了自己手下的“人”——那些即使付出也得不到正比例回报的研究生人。
02研究生活在当下,就不忙
有一位硕士师弟向我抱怨,说他每天的日程排得满满的,忙得团团转,都没时间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我问他都在忙些什么,陪他一件件地数,结果发现好像也没什么,无非是些整理实验室器材、帮导师跑跑腿之类的杂事。
我又问他,忙出了什么结果,导师对你的科研成果和日常表现满意吗?
他仔细想想,好像也不怎么样,但他仍然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慨,觉得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很难随心所欲。
有关时间管理,最有名的陈述是:
每个人都该把时间花在“重要”的事上,不该花在“不重要但很紧急”的事上。
这道理显而易见,偏偏大多数研究生都做不到。多数人也认为,想要高效利用时间,关键在于自律和意志力,偏偏这两件事又很难。
其实“忙”这个字,本身已揭示了答案。
古人造字很有智慧,“忙”就是“心亡”,心不在了,所以才忙,把“忙”的因果说得清清楚楚。
因为研究生都跑太快了、太卷了,更确切地说,是被学术形势、被导师们PUSH得在紧,集体的灵魂和“心”跟不上,所以才变得这么忙。
研究生们普遍患上了“失心症”,当然也造成彼此牵累,所以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地忙个没完没了。
想要不忙,想要管理好时间,最重要的功课就是“把心找回来”!
时间管理,是研究生的头等大事。
因为少则3年、多则5年的研究生生活,说起来很多,其实很快就会“滑”过。
世间有诸多不平等,但相对平等的事,是大家都拥有一样的时间。说得更清楚一点,每个研究生所拥有的当下,你用来做什么,完全由你做主,自由平等尽在于此。
说得严重点,研究生的心不在,就不可能活在当下;而不在当下,基本上就没真的在活。
有了这样的了解,就知道“忙”的反面不是“闲”,而是“活在当下”。
你在忙些什么?忙的时候心在不在?要不要停下来,把心找回来再上路?不妨问问自己吧!
03研究生苦和累的来源——“假”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此之假,假到人生乏味。
于是认真反省一番,我看到自己研究生的所想、所说、所做、所感经常是不一致的。
只要看到导师还办公室,即使有再重要的事也得放下,“陪”他一起熬到半夜,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努力”。
只要看到其他人还没休息,也要强迫自己去看文献、写论文,因为不能让别人把自己甩开距离。
但表现出来的勤奋是无用的,因为心早已不在,而这正是“苦”和“累”的来源。
因为只要一假,就一定对自己不满意,就乐不起来;
只要一假,就必须得“装”,装久了不累才怪。
我还看到,凡不真的时候,都“事虚”“行浅”,做事根本没力道,弄不出什么名堂。
若是还把假事真做、用力硬撑,结果一定是自己不舒服,周围还会人仰马翻,日久必然弄出烂摊子,收拾个没完没了。
再仔细对照,我确认凡有好结果、生生不息、没有副作用、回忆起来会笑的事情都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事发当时,我的所想、所说、所做、所感完全一致,是玩真的,反之亦然,毫无例外。
看到了这些,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真”是研究生提升学习效能的极致,有真才有“功”,无真顶多造业而已。
简而言之,就是最后算总账,把代价、副作用和成果加加减减,结论一定是:
不值得!换言之,一件事若不够真,根本就不值得做,不如别开始。
这么说来,“真”还有一大好处,就是让你不至于瞎忙,让你把人生最宝贵的资源——时间,配置到它该去的地方。单此一项,就值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忙、很累、很苦、很吃力不讨好,很可能你活假了还不知道。仔细检查一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有几件是从内心深处出发,所想、所感、所说、所做全然一致的?
如果不少,恭贺你!
如果不多,辛苦你了,是该改变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