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分别的日子总是在盛夏,因为六月的风总能很快擦干感伤的泪水。今年的毕业季又因为疫情而不同寻常,短暂的重逢,短暂的毕业季,长久的分离,毕业的时间催促着我们收拾行囊,离开心心念念的华中大。但是别担心,我们还有一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毕业典礼,我们与华中大的最后一场约会,你赴约了吗。
毕业典礼现场盛况
云中同歌,今生同行——线上线下唱响同一首歌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梁茜主持毕业典礼
一同观看毕业献礼视频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元元发表讲话
优秀研究生代表张磊发言
国际学生毕业生代表孔琳发言
校友代表杨扬发言
在华中大学习生活的日子转瞬即逝。不论时光如何匆匆,相信优秀的华中大人依旧能在这里有所收获。科研骨干,Offer大神,社团达人……种种角色都会带来新的成长与蜕变。那么就请和小招一起,认识几位优秀的同学,倾听他们在毕业季里最想说的心里话吧。
成就篇
感谢华中大助我飞得更高
郑航
社会学院
届硕士毕业生
今年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庆祝自己的毕业?
没机会进行毕业典礼,就直接去毕业旅行了。
你觉得华中大的研究生生活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成长?
更重要的心态的变化吧,两年的研究生生活让我领略到了华中大的魅力,感受到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有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你觉得华中大给你留下的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最大的印象?低调,踏实!华中大就像一艘坚固的诺亚方舟,即使外面惊涛骇浪,她也可以平稳向前。同时她也像一道港湾,无论我们航行多远,总能感受她的温暖。
从华中大毕业后,未来的去向和目标是什么?对未来的自己有什么期望?
希望我以后可以在未来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发光发热,可以骄傲地在各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场合介绍自己,我叫郑航,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让别人听到华中科技大学的时候,不用我去介绍她在哪里,是什么水平的学校,就能够回答“哇,好厉害!”。
有什么对学弟学妹们的祝福或者建议吗?
锻炼身体,好好学习。多看文献,按时吃饭。
陈羽琪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届硕士毕业生
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今年学校的毕业典礼是什么心情?毕业典礼上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
在今年这样特殊的环境下,还能有机会参加到线下的毕业典礼,真的很开心很激动呀。这本身也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参加完毕业典礼,就会感叹“是真的毕业了呀。”
印象最深刻的是线上线下大合唱,很有仪式感很燃。云中同歌,今生同行。?
你觉得华中大给你带来的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在华中大读研的两年我觉得我变得更加自信,有目标了。以前我很容易感到迷茫,无措。但是华科的学习氛围真的非常好,你会不自觉沉浸在这种氛围中。我不知道应该干什么的时候,就跟着身边的同学一起学习。当你开始多做了一点,多学了一点,你就会心里更有底了,目标自然也就更清晰了。
研究生生活中最骄傲的事是什么?
毕业论文顺利通过算吗?哈哈哈~
几句话总结一下自己的研究生生涯?
心情在“研究生生活真美好”和“生活太难了”之间来回切换,持续性怀疑自己是不是学术白痴,最后在忙碌中成长。
有什么对学弟学妹们的祝福或者建议吗?
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华中大度过的时光都是精彩而有意义的。都能成为最棒的华中大人。
感恩篇
感恩在华中大不悔的青春
于文頔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届硕士毕业生
请问你参加了今年的线上毕业典礼了吗?感受如何?
有参加线上的毕业典礼。最大的感受就是佩服,自豪和感动。
佩服我校优秀的同学、老师和校友。更为我校在疫情期间为武汉、为国家做的贡献而自豪与感动。虽然知道我校从不缺科研大佬,但是听着优秀毕业生代表本科就三篇sci,还是一作;研究生代表博二就是期刊审稿人的时候,我再一次对优秀的huster佩服的五体投地。希望自己以他们为榜样,持续学习。
自豪和感动除了是因为疫情期间的贡献,更因为华中大人时时刻刻心系家国,顶天立地。留学生代表的发言让我印象深刻,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希望我校是华中大学子永远的家园,永远的心灵归宿。
回顾研究生这几年,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印象深刻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和老师一起参加学术会议,瑟瑟发抖的参加读书会,和小招的小伙伴们一起剪视频,和研会的同学一起赶材料,在交作业的前一晚搞丢了文件,全宿舍爬起来帮我找等等。
两年的相处中,有一见如故的好朋友,有不打不相识的队友,有聪明机智的导师,让这两年的研究生生活充实快乐。回看自然是满满的不舍,也祝福大家都享受校园生活,不负好时光。
有什么相对考研时候的自己说的话吗?
想告诉自己,你的坚定没有错,因为彼时所有的努力,换来的两年华中大时光太值得!那时的你只是被华中大新闻专业全国第二的排名和优秀的老师、学姐吸引。
然而,其实我科还有绝美的校园,还有更多科研、创业等等样样精通的大佬,还有上课遇见学生也会载一程的可爱老师,更有顶天立地的家国情怀。你应该更坚定更勇敢更努力,奔向你梦寐以求的号森林!
评价一下你的导师吧!有什么想对导师说的话吗?
研究生非常幸运遇见神仙导师,他简直是新闻学院的男神。唱歌超棒,聪明机智,每次开读书会都震惊于老师的阅读量;口才也超棒,讲课超有吸引力;加之张弛有度的指导,永远为学生着想,大概再也不会有这样一个人,让我觉得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放心大胆的求助。
老师家庭也很幸福,做饭养娃遛狗样样在行,偶尔秀秀恩爱虐我等单身狗。从老师这里,不仅学着写论文做学术,更重要的是学着去享受以后的人生。祝福老师永远幸福,桃李满天下!
回忆篇
一日华中大人,一生华中大情
王帅
法学院
届硕士毕业生
读研这三年,华中大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首先,“学在华中大”真的不是随便说说而已。虽然自己做的并不是很好,但是身边很多同学都是早出晚归,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图书馆或者教室,学习氛围真的非常浓厚,日常感觉自己真的很菜,需要好好反思。
其次,30+食堂也不仅仅是传闻,直到快毕业了仍然没有吃遍所有食堂,是我输了,希望以后有时间再回来打卡。
如果有时间重来一遍研究生生活,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重新考个学硕,然后尽量多读文献资料,多练笔写作,努力发文章,做一个专心科研、力争上游的好孩子!
想对3年前的自己说什么?以及想对未来的自己说什么?
想对三年前的自己说:“一定要花时间想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以后想从事什么行业,并且要为之努力,人生存在很多变数,不知道哪一天会发生什么,不要真的相信船到桥头真的会自然直,好好规划你的人生路,不然你要撞很多次南墙,走很多次弯路。”
想对三年后的自己说:“作为人民公仆或许仍然在基层锻炼,或许已经回到原单位,但是不管在哪里,都一定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尽己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林宇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届硕士毕业生
请问你参加了华中大的毕业生典礼吗?是在哪里,什么样的形式和心情?
参加了线上毕业典礼,答辩时间较迟所以不具备线下参会的条件。在观看线上毕业典礼时抱着一种十分遗憾的心情,一个人盯着屏幕,这是有家不能回的感觉。
毕业季还是要有仪式感,尤其是其他地区的高校可以照常举行毕业典礼,心里难免有落差。同时觉得散伙饭没吃、毕业照没拍、没有拨穗就不算毕业,是我这个夏天的意难平。
假如你有机会能够参加线下毕业典礼,最想拍下来什么照片?为什么?
假如能参加线下毕业典礼,除了和一众好友合照,还想拍下自己被授予学位时的照片。作为摄影师跟了几届毕业典礼的我,都是在现场给别人拍照,好不容易轮到自己毕业了,也非常希望自己也能定格这值得纪念的一幕。
在你的华中大研究生生涯中,有没有留下什么遗憾?
遗憾有三:1.每次考研初试结束后都会和研小招的小伙伴一起去现场采访考生,还有后面的加班赶工做视频做推文,现在还能回忆起那些可爱可怜、可歌可泣的日子,终究我们也都变成昨天啦。可是小招,你还欠我一份聘书呀!
2.我的华中大,你还欠我一个毕业典礼,明年我一定会赶回武汉参加补上!
3.英雄的武汉,我还欠你一声再见,还想好好把你从街头到巷尾,从江滩到老楼再细细探索一遍。
最想对考入华科之前的自己说什么?
入股华中大,绝对不后悔。华中大是个很好的地方,号森林的招牌、低调而有雄厚的实力、切实的人文关怀,你也可以结识一群很优秀的老师同学。即将陪伴你度过硕士生涯的花花草草、浮云日月,也是独特的回忆。在华中大走的每一步,都会算数。
有什么对学弟学妹们的祝福或者建议吗?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学生阶段。愿你们此期间在科研上脚踏实地,肯花时间;同时珍惜这最后的学生时光,多结识一些朋友,留意的风霜雨雪,希望未来的你们站在毕业典礼上时,能够不留遗憾,仍然心怀梦想。
祝福篇
祝愿学弟学妹成为最好的华中大人
黄雨薇
法学院
届硕士毕业生
你收看了华中大线上毕业典礼吗?
我在家里准时收看的毕业典礼,很感动。
今年的毕业在很多方面与往年不同,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新冠肺炎袭来,华中科技大学作为全国投入最多的大学,我们见证了无数白衣天使的付出,华中大教会了我们心怀使命、志存高远,教会了我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教会了我们脚踏实地、奋勇向前,我们永远是华中大人!
在华中大求学的这三年中你最想感谢的人是谁?
最感谢的是我的导师熊琦教授,有幸入熊门是我研究生生涯最幸运的事,在这3年的时间里,不管老师有多忙,每月都会和师门的同学一起开读书会,为我们指导学习动向。最记得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不投机,不懈怠,不纠结”,这也是我这3年的座右铭。
最想对毕业的自己说什么?
不乱于心,不畏将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云兼程。
有什么对学弟学妹们的祝福或者建议吗?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学弟学妹们一些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关于学习:作为法学生,在研究生阶段,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比较重要的就是法律职业资格证等各项考试还有实习。三年的时间一瞬即逝,希望学弟学妹能好好珍惜校园的时光,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好规划,只有好好提升自己才能在毕业时候不彷徨不纠结。
关于论文:我的论文有幸被评选为年优秀毕业论文,所以就在这里给学弟学妹一些关于论文写作的建议。
在一开始,大家要提前做好论文写作的规划。在论文开题报告阶段主要任务就是资料收集和研究综述的撰写,而预答辩阶段主要是认真对待导师对论文的修改意见,从预答辩到最终答辩期间就是论文的撰写,期间一定要多和导师进行沟通,特别是论文框架修改和资料收集。
一个好的论文框架是论文的关键,而在收集资料时候,最好是出于权威期刊。论文的写作不可怕,主要是自我学习和展示学术观点的过程,切忌临时抱佛脚,平时有很多论文征稿的活动,大家可以试着去投稿,慢慢锻炼写作能力。
关于就业:就业首先就是择业,大家要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律师、公检法、选调生、国企、事业单位,每个人的选择都会不同。
若是想从事律师和公检法,大家在学校期间一定要拿到法律资格证书,建议在研二到研三期间去律所或是法院实习;若是想从事事业单位和国企,在毕业期间要注意各方的招聘信息,积累面试经验。
机会总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学弟学妹在校期间对待各项考试成绩也需要重视,很多单位特别是国企和事业单位,会看成绩排名和获得的奖项进行简历筛选。希望学弟学妹能好好把握在校时光,拥有一份优秀的履历。
最后,愿学弟学妹们在宝贵的校园时间里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结语
毕业纸短,喻园情长。
毕业典礼结束,毕业生们即将告别母校,奔赴新的人生舞台。在华中大的日子里,也许有感动,有遗憾,也许有愉快或是不愉快,但在最终告别的日子里,相信这些都会化为浓烈的不舍。不舍老师谆谆教诲,不舍同侪携手之情,不舍喻家山,不舍东湖水……
最后借用李元元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愿所的毕业生都能“不惧风雨路,迈步新征程”,谱写新华章。
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相逢,必当把酒言欢。心所安处,即是吾乡。愿所有毕业生有空能常回家看看,愿所有毕业生归来仍是少年。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研小招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策划
刘开玲唐晓伟文案
崔浩洋整合
郭兴华院博图片
华中大的老师们研小招封面图
李杨影编辑
熊曲审核
裴鉴唐晓伟安晓雪